中新网天津12月8日电 (周亚强)首届天津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促进大会暨产业融通发展共链行动启动大会8日举行,130余家企业、高校、金融机构齐聚一堂,共谋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共商产业融合共链。大会上,天津市轨道交通协会揭牌成立。
12月8日,首届天津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促进大会暨产业融通发展共链行动启动大会举行,天津市轨道交通协会揭牌成立。 佟郁 摄
本届大会以“打造轨道交通产业集群 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主题,全面展示了近年来天津轨道交通产业上下游企业发展成果。“本月底随着11号线东段通车,天津轨道交通建成并投入运营里程突破300公里,‘十四五’末全市建成并投入运营里程将突破500公里。”天津轨道交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秉军在大会致辞中表示,线网规模的持续扩大,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提供了载体和机遇。
据介绍,天津市轨道交通协会汇聚了天津市轨道交通头部企业、PPP主体和产业链相关企业,将串联起轨道交通产业“政、产、学、研、用、资”的价值链、产业链和供应链,构建轨道交通产业政企合作、产业投资、市场协同、技术创新“四大平台”。通过协会联通引导,将促进产业内国企与国企之间、国企与央企之间、国企与民企之间的对接协作,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组船出海的目标。

12月8日,首届天津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促进大会暨产业融通发展共链行动启动大会举行,图为活动展览现场。 佟郁 摄
“当前,天津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迅猛,围绕技术研发、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装备制造、运营维保以及资源开发、智能服务等领域有从业企业200余家,产业链生态圈已基本成形。”吴秉军表示,将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促进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实现轨道交通产业规模显著增加、产业结构科学合理、创新资源和成果大幅提升,推动轨道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完)
央视网消息:12月7日,成都航空枢纽——双流国际机场、天府国际机场累计年旅客吞吐量正式突破70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成都成为继上海、北京、广州之后,中国内地第4个“七千万级航空城市”。
目前,双流国际机场累计开通客运航线376条。天府国际机场累计开通国际及地区航线51条,国内航线305条。预计到2023年年底,成都航空枢纽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约7500万人次。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发布公报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12月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全球航空客运总量同比增长31.2%,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98.2%。特别是中国市场的推动,全球航空客运量增长明显。
中国市场高速增长助力航空业全面复苏
国际航协当天发布公报说,受中国国内市场高速增长推动,10月全球国内航空客运量同比增长33.7%。全球国际航空客运量同比增长29.7%。国际航协理事长威利·沃尔什说,10月,全球航空客运表现强劲,让航空业朝着全面复苏更进一步。
货运方面,数据显示,按照货运吨公里计算,10月全球航空货运需求同比增长3.8%。按可用货运吨公里计算,得益于客机腹舱运力的增长,10月全球航空货运运力同比增长13.1%。
沃尔什说,航空货运持续强劲,有助于航空业更好应对2024年全球经济形势可能出现的变化。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在世界各地共拥有320家成员航空公司,其定期国际航班客运量占全球的83%。 【编辑:梁异】